本文转自:盐阜大众报
科技赋能乡村教育新图景
我市“科普校园行”活动点燃乡村少年科创热情
本报讯 (李延吉 记者 李泓儒)近日,一场以“智启童心·共探未来”为主题的科普校园行活动在盐都区冈中小学举行。作为我市“全国科普月”活动的重要环节,本次活动由市科协、市教育局、市妇联主办,旨在推动优质科技教育资源下沉,向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发展,为我市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精神、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后备人才。
科技教育是乡村振兴的“隐形翅膀”。当天,冈中小学用一场充满“硬核科技+乡土温度”的科普开放日,让乡镇孩子站上科创舞台的中央。
启动仪式上,无人机编队划出绚烂轨迹,机器人舞蹈点燃全场热情。盐都区领导作热情洋溢的致辞,随后的捐赠环节更显温情——市科协捐赠科普图书与科教器材、市妇联提供2万元“科学种子计划”项目资金、盐都区科协追加科教器材支持,多方合力为乡村科创教育注入新动能。随着与会嘉宾共同按下启动球,一场属于乡村少年的科技探索之旅正式启程。
教学楼边缘展区内,冈中小学近年来的科技“家底”悉数亮相:省级特等奖的机器人模型、学生自主设计的“湿地营救”任务车、3D打印的生态建筑模型……除了炫目的科技展演,从机器人拼搭到编程控制,孩子们调试机器时专注的眼神,指导老师、家长与孩子共同组装零件的温馨画面等同样让人难忘。
作为以多元科创生态为鲜明特色的学校,冈中小学一直坚持为师生搭建展示的舞台,让每颗种子都能获得破土而出的力量。这些年,该校先后多次荣获省、市科技类竞赛特等奖,还于2024年加入刘国鼎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,引入前沿教学理念,与相关学校开展跨校交流。科技教育也让学生蜕变,不少曾因成绩自卑的同学,通过机器人竞赛找回自信,成绩明显提升;家长参与度显著提升,有效改变了家长对科技教育的认知。
这场科普行是我市乡村教育突围的生动注脚。从“零基础”到“省特等奖”,从“拼装玩具”到“发明创造”,冈中小学用“四维”实践证明:只要给予土壤,科技的种子定能在乡土深处茁壮成长。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深化青少年科教名师工作室建设,为乡村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科技教育平台,助力教育公平与创新发展。
信汇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